工業設計助力制造強國
時間:2019年08月07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制造業由大變強,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國產大型客機C919、“藍鯨1號”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還是AV500無人直升機,都在吸納、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基礎上,于內外部設計上有了美學提升,使中國制造展現出高效、安全、人性化的一面,體現出我國工業設計在保障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工業設計是將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應用于工業產品、大型裝備研發與生產過程的系統性實踐。工業發達國家歷史經驗證明,一個國家的工業設計越活躍,其工業創新能力與市場競爭能力越強;工業化程度越高、制造業基礎實力越強,工業設計所能激發的價值提升與市場駕馭水平也就越高,對于工業設計的倚重與需求也就越明顯。對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而言,這種基礎制造能力與工業設計能力的相互激發,有利于形成迅速提升工業化程度的強大活力。20世紀,世界工業設計的主動權與主導權基本控制在歐美少數幾個工業強國的工業設計實力集團手中,如自19世紀后半葉開創現代設計先河的英國威廉·莫里斯及藝術與手工藝運動、20世紀20年代開創現代設計教育的德國包豪斯、30年代美國誕生的第一代職業工業設計師、40年代之后迅速崛起的英國工業設計及設計管理、50年代之后異軍突起的北歐現代設計等,都對世界工業設計行業與市場的成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我國現代工業設計起步稍晚。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經濟規模、產業基礎等條件限制,中國制造業只能做低端產品或來樣加工。彼時的中國工業設計既缺乏實踐經驗也缺乏實戰平臺。但就是在這種不甘示弱的期盼、摸索、學習與開拓中,一代又一代工業設計人以祖國和民族強盛為己任,以克服困難為動力,持續探索實踐,終于打開工業設計自主創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