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核心關鍵環節,推進產學研用聯合創新,攻克關鍵技術裝備,提高質量和可靠性。面向《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以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裝備制造商與用戶聯合的模式,集成開發一批重大成套裝備,推進工程應用和產業化。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裝備(產品)中的融合應用,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研發、設計和產業化。
二、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創新
圍繞感知、控制、決策和執行等智能功能的實現,針對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智能產品、重大成套裝備、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的開發和應用,突破先進感知與測量、高精度運動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建模與仿真、工業互聯網安全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智能制造相關的核心支撐軟件,布局和積累一批核心知識產權,為實現制造裝備和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提供技術支撐。
三、建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依據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圍繞互聯互通和多維度協同等瓶頸,開展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行業應用標準研究,搭建標準試驗驗證平臺(系統),開展全過程試驗驗證。加快標準制(修)訂,在制造業各個領域全面推廣。成立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協調推進組、總體組和專家咨詢組,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現有多部門協調、多標委會協作的工作機制,形成合力,凝聚國內外標準化資源,扎實構建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先進適用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四、構筑工業互聯網基礎
研發新型工業網絡設備與系統,構建工業互聯網試驗驗證平臺和標識解析系統。推動制造企業開展工廠內網絡升級改造。鼓勵電信運營商改良工廠外網絡,開展工業云和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發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軟硬件產品,搭建面向智能制造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統與試驗驗證平臺,建立健全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檢查和信息共享機制。
五、加大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廣力度
在基礎條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選擇骨干企業,圍繞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批量定制、遠程運維服務、工業云平臺、眾包眾創等方面,開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示范,形成有效的經驗和模式。圍繞設計、研發、生產、物流、服務等全生命周期,遴選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在相關行業進行移植、推廣。
六、推動重點領域智能轉型
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加快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的集成應用,促進制造工藝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加快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促進集團管控、設計與制造、產供銷一體、業務和財務銜接等關鍵環節集成。針對傳統制造業關鍵工序自動化、數字化改造需求,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制造裝備,提高設計、制造、工藝、管理水平,努力提升發展層次,邁向中高端。加強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推動產業間綠色循環鏈接,提升重點制造技術綠色化水平。
七、促進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引導有基礎、有條件的中小企業推進生產線自動化改造,開展管理信息化和數字化升級試點應用。建立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中小企業推進自動化、信息化的發展機制,提升中小企業智能化水平。整合和利用現有制造資源,建設云制造平臺和服務平臺,在線提供關鍵工業軟件及各類模型庫和制造能力外包服務,服務中小企業智能化發展。